今年以来,三峡坝区法院积极主动融入自贸试验区宜昌片区建设,找准功能定位,狠抓审判理念、工作机制、司法为民、队伍建设协同推进提升,为宜昌片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立足审判职能,主动担当作为。一是牢固树立服务自贸区建设就是司法审判服务大局的具体实践的工作理念,自觉将宜昌片区司法保障工作纳入审判体系,摆在龙头位置,着力加强建设。二是遵循商事审判价值评判标准推进司法审判。宜昌片区企业多,商业活动业态、模式新,以及综合保税区情况新,涉自贸区商事案件较多,强调契约自由和平等保护原则,公正、高效、便捷、规范地提供司法保障。
二、秉持服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刑事犯罪。审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1件3人、诈骗案以及合同诈骗案4件15人,判处有期徒刑5年以上的14人。二是强化民商事审判,加快解决商业纠纷。受理涉自贸区案件365件,其中金融类纠纷183件、房地产类纠纷42件、破产案件3件,诉讼标的总额达11亿元。另知识产权类纠纷因我市中院集中管辖,尚未受理知识产权类案件。商业纠纷解决时间同比缩短15天。三是行政审判支持自贸区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狠抓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和解、撤诉22件。四是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发挥执行威慑机制作用,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423人次;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作用,积极与金融机构、车辆管理、产权交易、市场监管、税收征管等部门协作,提供合同执行率,促使生效文书得以实现。
三、拓展诉讼服务,切实司法为民。一是健全多元化解纷机制。整合诉讼资源和社会资源共同化解纠纷,及时便捷化解矛盾。组建诉讼调解中心,聘请任期届满的人民陪审员、退休法官等24名参与调解。二是诉讼环节畅通“绿色通道”,繁简分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涉宜昌片区案件。三是主动上门服务企业。院领导带队走访片区企业15家,召开座谈会5场次。4月1日宜昌片区成立4周年之际,我院与高新区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讨论自贸区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四是认真执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风险评估制度,落实措施预防和降低案件对企业经济影响。
四、强化组织协同,提升工作质效。组建涉自贸区团队,从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配备专人,设置专门合议庭审理涉自贸区案件,相对固定3名员额法官,由政法院校经济法专业背景的员额法官主持合议庭工作,用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保证案件质量。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强化湖北自贸试验区司法协作,再加力度,再添措施,将系统研究自贸区特点以及自贸区司法保障工作,择时组建自贸区巡回法庭,选派人员到自贸区挂职锻炼培养,实现法院干警服务宜昌片区经济发展与履行审判职能的深度融合,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