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市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士勇一行到白洋法庭专题调研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他指出,三峡坝区法院要在服务宜昌东部未来城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把握审判规律,强化司法服务,打造知识产权审判示范法院及专业、特色、亮点法庭。
张士勇一行实地查看白洋法庭诉讼服务大厅、科技法庭、调解室、食堂等,听取了三峡坝区法院工作汇报,与宜昌高新区、白洋镇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三峡坝区法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刘卓彬汇报该院今年5月份以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今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将宜昌、神农架林区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一审管辖权赋予三峡坝区人民法院。市中院党组按照人民法庭布局优化要求,部署三峡坝区法院白洋人民法庭建成知识产权审判特色法庭。自今年5月1日三峡坝区法院履行部分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管辖权以来,三峡坝区法院分党组认真落实最高法院、省高院、市中院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干快上,坚持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主抓手,突出发挥司法审判和司法服务两项职能,打基础谋长远同时同向发力,既加强审判体系和能力建设又深化特色亮点创新,扎实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5-11月,三峡坝区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72件,审结170件,结案率达62.5%。
张士勇认为,近半年多来,三峡坝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分党组高度重视,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措施有力,工作有序,实施有效,司法实践成效比预期好得多。
就三峡坝区法院如何推进创新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张士勇要求,把握知识产权审判规律,强化司法服务,努力开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局面。
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表述科教兴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就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人民法院要保护服务创新。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落实好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要求,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保驾护航,打击制裁侵害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主动服务,知识产权审判要多出精品案件、优秀人才、宝贵经验,成为全国首创、全省领先。
二是深化服务举措。高点、系统、专业谋划服务举措,既要开展诉源治理,又要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地方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系统谋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要争先创优,建成示范法院,做好特色审判;从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方法、人员配备、裁判方式等系统谋划;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共同缔造,主动、积极、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强与知识产权局、行业部门、高校、第三方机构等单位的交流合作,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衔接,健全多元解纷机制,凝聚强大保护合力,服务宜昌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三是增强服务质效。三峡坝区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联动协作做得很好。“大开大合”做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把准规律,找准定位,做到站位高、目标明、思路宽、眼光远,服务创新,保障创新,激励创新,与宜昌东部未来城建设要协调起来,宜昌高新区白洋镇有强大工业做基础,三峡坝区法院要成为法治建设主力军、生力军、主导力量。
四是拓展服务方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走出法庭、走进项目、走入市场,及时了解市场主体科技创新、经营发展等方面的司法保护需求,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做在科研项目开发之初、高新技术企业投产之前、中小企业开业之时,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程保护、全域保护、全面保护、全力保护。不能仅着眼于办几件知识产权案件,而是更多工夫要沉下到案外、庭外。前端工作、延伸工作比审判更重要,“宣、讲、训、研、访”要一体推进。
五是提升服务能力。好的工作条件,一流工作环境,要有一流业绩作支撑。完善白洋法庭硬件设施,争取今年12月份入驻办公。配齐白洋法庭知识产权审判人员,想尽办法解决案人矛盾,如市中院派遣新入职法官助理到白洋法庭锻炼,采取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解决审判辅助力量不足问题等。对标先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软实力,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大局、精通专业、熟悉技术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加强与市中院的沟通协调,经常性地开展业务互动、信息互动、经验互动,共同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精准、高效、可预期的知识产权司法供给。
市中院、宜昌高新区及白洋镇等方面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