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三峡坝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向群众满意而行|判后答疑有惑必解,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2023-06-30 10:58
来源: 综合办公室
    浏览: 745

近日,三峡坝区法院出台《三峡坝区人民法院判后答疑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就全院扎实做好判后答疑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实施细则》共17条,分别就判后答疑的适用范围、适用原则、答疑主体、答疑地点、答疑方式、答疑程序、纪律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三峡坝区法院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推进落实判后答疑文件精神,坚持“有疑必答、有惑必解”,确保“案案答疑、全程答疑”,不仅解开当事人的“法结”,也打开当事人的“心结”,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温度,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判后答疑,让“上诉”变“调解”

“你们把为什么这么判讲的这么清楚,现在我也明白法院为什么驳回我的诉请了我同意被告提出的调解方案也不上诉了。原告邓某说到。

被告杨某和邓某的父亲邓某华(已故)是一对“黄昏恋”情侣,同居期间贷款购买了一套140平的房屋并登记在杨某名下。邓某华生病期间,三人签过一份“房屋处理方案”,该方案写明由邓某支付杨某十万元,房屋变更到邓某名下,杨某协助其办理过户手续并搬离该房屋。邓某华去世后,邓某起诉主张确认案涉房屋归其所有。

经审理,三峡坝区法院当庭宣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为促使案结事了,承办法官张青山根据本院文件要求在宣判后继续开展判后答疑工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双方当事人解答了裁判依据。沟通中,承办法官发现原告有调解意向,适时地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提出调解建议,在耐心细致地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后,原告表示愿意接受调解方案,最终由杨某支付给邓某十五万元,邓某不再对案涉房屋主张权利。

作出裁判并非是案件的终结,三峡坝区法院不断延伸司法服务,以耐心细致的答疑工作获得当事人的理解和认同,取得了良好的服判息诉效果。三峡坝区法院将继续深化判后答疑工作,通过诚心、热心、耐心的判后答疑,力争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局面,不断总结和提炼判后答疑工作经验,优化判后答疑工作流程,推动法官不断提高裁判文书说理能力和答疑工作水平,提升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33fa3f56cfaec8f8d361a16277b4dd2_副本.jpg